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浏览次数:90次
【文化中国行】
五月,辽宁大连迎来旅游热潮,大连博毅贝雕文创艺术馆内熙熙攘攘?!敖柑?,馆里已经接待了从俄罗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来的外国游客?!惫莩だ钍缇旮嫠呒钦?,“他们在贝雕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贝雕小物件,像贝壳项链、胸针、桌面摆件等等?!?/p>
大连是中国贝雕的摇篮,五六十年代的大连贝雕厂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重点企业。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代代贝雕工艺传承人将这门非遗艺术传承创新,2023年建立了融研发、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大连博毅贝雕文创艺术馆。
“我们五代同堂,现在徒弟们都想着怎么让贝雕更多地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坚信贝雕这门艺术会继续代表大连、代表中国走向全世界。”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贝雕人”庞厚诚说。
“新贝雕人”冯程程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跟着庞厚诚学习贝雕,她告诉记者:“传统的贝雕产品大多是山水花鸟主题,适合生产大型的墙壁挂画。我和伙伴们从贝雕主题入手,研发了一套城市景观主题产品,对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每个工艺都进行了改良?!?/p>
冯程程指着展柜里的作品如数家珍:“这款桌面摆件图案是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也是夏季达沃斯会场所在地,曾被作为礼品赠送给与会外国官员。”由她设计的“舞鲸胸针”选料珍稀白碟贝雕,也被2024年夏季达沃斯会议选为中外要员伴手礼。
在一代代贝雕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大连的贝雕产品更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贝雕成为具有城市特色的多场景用途艺术品。通过综合材料运用,他们将传统贝雕与布艺、金属、木料等进行结合,已研发6大类200余种创新产品。从筷子、木梳、项链等居家用品和首饰,到电子相框、移动电源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元素被巧妙地植入贝雕中,为非遗创造了更多的“打开方式”。
大连市各级政府积极利用各种展会、大型会议、旅游推介等机会给非遗艺术搭建广阔的传播空间。由中山区政府联手辖区文创企业、主理人们共同发起的“百味南山”“开在南山的春天”“南山秋叶集”等特色街区活动,吸引了很多非遗传承人带着作品来市集上“摆摊”。
原创手工店店主魏铭喜欢传统非遗工艺,她以新潮的元素作为创作主题,用古老的非遗工艺制作首饰饰品?!霸谑屑先鲜读瞬簧俸臀乙谎醋旁诜且乓帐醮葱铝煊虻幕锇?,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热爱奔走。”魏铭还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推介下,大连很多旅游景点都将非遗传承人的文创作品作为旅游产品进行销售,光是每次小长假摆摊,我们都能赚到以前近半年的收入?!?/p>
(本报记者 吴 琳 本报通讯员 孙东禹)